上海市技师协会

宣建岚,男,1959年7月生,汉族,江苏武进人,高中学历,技师。

1977 年 10 月—1994 年 10 月,宣建岚在上海木材一厂工作,从事司炉操作, 任运行班组长 。

1994 年 10 月—2004 年 4 月,宣建岚在上海工业区开发总公司桃浦热力 公司,任运行值长

2004 年 4 月迄今,宣建岚在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石洞口污水处理 厂,任技术总监兼污泥干化焚烧车间主任。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每天处理 600 多万吨城市污水,污水处理后 会产生 3 000 多吨有毒有害污泥。污泥的处理处置方式目前主要有三种。

一是传统的深坑填埋。不但占用大量宝贵土地资源,而且容易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二是堆肥农用。虽有二次利用价值,但由于污泥中的成分复杂,其中重金属和 有害物质会浸润于土壤并被作物吸纳,有害人体健康,近年来也很少采用了。

三是污泥焚烧。污泥焚烧处理是当前最有效的处置方法之一,污染物排放可控,焚烧处理速 度快,不需要长期储存。若能就地焚烧处理,还省去了长距离运输的成本和运输污染的风险, 也不受天气、季节等条件的限制。

他实现了高科技进口干化焚烧设备的国产化,众多污泥处理方面的发明 折服了德国专家,参与编写的《污泥处理工》填补了国家职业资格教材的空白, 获奖证书摆了满满一桌。

但他依旧谦逊朴实,没有一点架子。为了让上海的水更清,他依旧在生 产一线肩负重任,与污泥打交道。

他就是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技术总监、污泥干 化焚烧车间主任宣建岚。“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香远益清”的映日荷花, 也许就是他的人生写照,这里有他朝思暮想的青山绿水梦。

艰难摸索,攻克进口设备运行难关

“垃圾围城”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存的城市病。污水、废水就是主要危害之一。 上海每天处理 700 多万吨污水,会产生 4000 多吨有毒有害污泥。

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是国内首家应用干化焚烧技术的污水处理厂。

干化焚烧系统由德国安德里茨进口的干化设备和国产焚烧设备集成,于 2004 年 开始试运行。由于是国内首次尝试,业内没有一个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于是宣建 岚作为技术人员被招聘进了。从此,原来从事热力行业的宣建岚与污泥焚烧结下了 不解之缘。

作为国内首套引进的干化装置,宣建岚面对的是全外文的操作说明和显 示屏。为了搞清楚各种符号的含义,设备调试期间,宣建岚几乎寸步不离地 跟在外方专家后面观察琢磨。外方专家休息时,他就看自己贴在墙上以便随 时琢磨的操作说明和图纸。当时,设备正好出了一次故障,宣建岚目不转睛 地观察外方专家如何处理,也暗自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当发现两者大致 相同时,宣建岚顿时心里多了些底气。

调试结束之后,外方专家仅花两个小时开展简单的培训后就撤离了。污 泥处理是一种技术和安全要求高的工艺,如何让进口设备安全、稳定、连续 运行,作为干化焚烧车间主任,宣建岚深感责任重大。那段时间,他总是第 一个到生产现场,与技术员一起监控设备运行;下班后也经常待在办公室里, 针对运行中遇到的数据异常等问题进行分析排摸,拟定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进口设备与配套国产设备之间的磨合,宣建岚一方面利用休息 时间去图书馆翻阅文献资料,另一方面请教设计院的工程师,并不断与国产 设备厂商沟通。经过艰难摸索,难关一个个被攻破,2006 年,整个系统终于 实现安全、稳定运行。

步步创新,形成独有技术 10 项发明

设备能够运行,仅仅是起步。由于国内污泥的含砂量比设备设计参数要 高四五倍,干化过程中设备与配件磨损非常严重,维修更换成为家常便饭。

宣建岚很着急:“当时污泥处理厂要通过进出口公司采购备件,来回得 花 3 个月到半年时间。而因备件不到货,一旦出故障就只能停工干等。此外, 设备维修费用也非常昂贵。”

责任心,使命感,使他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对洋设备进 行改良和创新,没日没夜地投入到洋设备的零配件国产化试制中。

由于污泥的含砂率高,在干化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换热器密集盘曲的 管道产生磨损。2007 年年初,宣建岚和他的同事们第一次遭遇漏油事件。由 于导热油盘管位于污泥干燥机内部,其间管道布置密集,空间狭小,无法用 肉眼发现泄漏之处。向德方进行了咨询,根据德方提供的检修方法用了十几 天才找到漏点。此后,由于磨损严重,漏油也越来越频繁。如何更好更快地 找到漏点?一次给自行车补胎时,宣建岚得到了灵感,打入压缩空气,用听 和竹竿上绑飘带的方法,能直观、简单、准确地找到漏点。此后,他又通过 发散思维创新方法,利用膨胀螺钉的原理,自行设计了封堵漏油管的专用螺钉, 仅用一两天就能把泄漏的故障排除。事后,国外专家得知宣建岚只花了 2 天 时间就完成了整个处理过程,非常惊讶。

为了解决干化换热器更换的难题,宣建岚和同事们向德方公司提出了优化建议:更换导热 油管的材质和厚度,提高耐磨性;内置换热器由纵向两组布置改为左、中、右三组抽屉式 布置,根据换热器磨损情况实现左右置换和 180°翻身安置。建议均被采纳,使维修变得 简单,而且使用寿命比之前提高了40%。

就这样,经过宣建岚和同事们的不断努力,冷凝换热器的喷嘴、风机主 轴及叶轮、给料分配器滚轮、污泥给料机等设备及部件都实现了国产化,其 运行稳定性和使用周期甚至超过了原进口产品。设备从刚开始每年运行 5 000 小时,到现在每年稳定运行时间 7 500 小时,综合效率提升了 50% 以上。每 年增加污泥处理量 1 万余吨,成为国内同行业运行效率较高的污泥无害化处 理装置之一。

宣建岚所带领的团队,终于为石洞口污水处理厂实现了国内第一套污泥 处置系统的成功应用,填补了国内在此领域的空白,通过技术改造逐渐 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技术,并获得了7项实用新型专利、1 项发明专利, 受理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5篇。2013 年,宣建岚荣获“上海市十大工人 发明家”称号。

从一名技术工人成长为工人发明家,有什么秘诀?宣建岚毫无保留地透 露,首先是注重知识的积累,多从生活中观察。他不仅从自行车补胎中找到了 查找管道漏点的灵感,还从日常生活中获取灵感,为解决多项技术难题提供了 行之有效的方法。他的第二个秘诀就是不要怕失败:“有想法之后,先把原理告诉团队, 大家共同研究可行性,再去找专家论证。”

2011 年荣获上海市重大工程立功技术“优秀建设者”称号

2012 年获得上海市职工合理化建议优秀成果

2013 年获得“第 9 届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荣誉称号

2013 年获得第 25 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铜奖

2013 年获得第 4 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优秀奖

2014 年被评为上海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

2014 年获得第 26 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

2014 年获得全国总工会第 9 届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金奖

2014 年获得第 8 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金奖

2015 年荣获“2010—2014 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2016 年被评为“2016 年度上海工匠”

2016 年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2017 年被评为“上海城市之光百名优秀人才风采人物”

2018 年获得第 6 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上海职工发明专利 银奖

2019 年获得首届上海职工优秀创新成果三等奖


成立情况

工作室工作内容和目标是:形成创新管理手段,实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 培养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设备研究和进口设备自制改良国产化替代实践; 形成实践成果,推广应用,申请该领域实用新型发明国家专利;以培养知识型、 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形成技术团队;开展一系列优化方案和课题可 行性研究。

工作室包括车间式实训场地、计算机三维教学体系培训场地、技术优化 创新课题研究室和科技创新成果展览室,逐步形成专业的污泥干化焚烧工作 室。

工作室团队现有成员 16 名,由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组成。工 作室团队汇集实践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的老中青三代技术骨干。

创新与效益

1. 编写行业规程和教材,填补该领域空白

工作室通过积累经验、吸取教训,最终提炼形成操作汇编,主编中国工 程建设协会标准《城镇污水污泥流化床干化焚烧技术规程》,成为国内该行 业示范标准,填补了该领域行业标准的空白。同时工作室成员参与编写的国 家职业资格教材《污泥处理工》,涵盖了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的内容,填补 了我国该职业培训鉴定教材的空白。

2. 设备优化国产化改造,获得 10 项国家专利

经过几年艰辛努力和不断改良,50多种设备、零配件实现国产化,性 能和使用周期甚至超过进口设备。系统运行时间从不足 5 000 小时 / 年,稳 定运行提高到7500小时/年,增加了运行时间和污泥处理量,提高了整套 系统运行稳定性,焚烧系统综合效率提升了 50%,每年增加污泥处理量 1 万余吨。完成技术革新30多项。目前申请获得了 1 项发明专利和 7 项实用 新型国家专利,同时申请已受理2项发明国家专利,专利成果全部用于实际生产中, 不仅降低了设备的检修费用,减少了采购成本,也大幅度提高了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3. 技术改造推广应用,发挥社会效益

几年来,工作室的技术人员先后派出 20 多人次参与国内同类项目的调 试运行和技术支持,分别参与北京清河污泥干化焚烧项目、杭州七格 100 吨 / 日污泥干化焚烧示范项目,以及白龙港污泥干化焚烧项目等。工作室成员的 敬业精神、专业能力,以及良好的服务意识得到了合作单位的赞誉。同时, 工作室承担国内该领域的技术人员专业培训任务,对整个污泥焚烧行业有着 推动和促进作用。

传承与推广

宣建岚重点抓好技术创新项目和培育优秀人才,明确工作室岗位职责、 目标及任务,编制成员成才档案,建立学习培训、技术攻关、奖励激励、内 部管理等制度,健全创新激励积分考核制度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制度,重点 抓好师带徒培养、培训成效、技术创新项目、创新成果、技术论文、专利等 工作。

自工作室建立以来,宣建岚通过签订师带徒合同方式,明确各自的职责, 制订培训计划和目标,采取定期考评相结合。为提高带教实效,打破陈旧观念, 采用交替带教方法,博采众长,使徒弟们能汲取更多和更好的“营养”。根据 生产中遇到的疑难杂症进行诊断,让徒弟们亲自着手解决,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参与技术改造和市场化项目的锻炼,让他们亲身体验失败 和成功的感受,培养他们面对失败不气馁和坚忍不拔的毅力,面对成功不骄不躁、 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对于优秀的苗子,工作室予以一定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使他们有一种获得感和成就感,以此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用走出去、请 进来、技术交流等方式,对他们进行综合能力培训,让他们开阔眼界,拓展思维, 树立创新意识。

同时,工作室成为国内行业闻名的培训基地,承担来自北京、广东、安 徽等省市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任务,宣建岚实践与理论融合的专业授课为上 海赢得了声誉。

石洞口污水处理厂位于上海市宝山区月浦镇石洞口,北邻长江,是苏州 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的子工程,主要处理西干线输送的污水,规划服务面积 150km2 ,2002年9月建成通水,处理规模40万m3/d ,出水执行《城镇污 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 2002)一级 B 标准。2017 年年底 完成污水提标改造,2018年1月1日起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 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石洞口污水厂污泥干化焚烧系统是国内首次采用污泥干化焚烧工艺处理 城镇污水厂产生的污泥,2004年11月投产运行。石洞口厂污泥完善工程于 2016年8月开工建设,石洞口厂污泥处理二期工程于2018年4月开工建设, 污泥处理改造完善及扩容新建完成后,服务范围为石洞口片区产生的污泥。

地址 上海市天山路1800号7号楼3楼
邮编 200051
邮箱 jsxh1800@sina.com
传真 (021)62289424
Copyright 2019 Shanghai Technician Association 沪ICP备20000194号-2

宣建岚,男,1959 年 7 月生,汉族,江苏武进人,高中学历,技师。

1977 年 10 月—1994 年 10 月,宣建岚在上海木材一厂工作,从事司炉操作, 任运行班组长 。

1994 年 10 月—2004 年 4 月,宣建岚在上海工业区开发总公司桃浦热力 公司,任运行值长

2004 年 4 月迄今,宣建岚在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石洞口污水处理 厂,任技术总监兼污泥干化焚烧车间主任。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每天处理 600 多万吨城市污水,污水处理后 会产生 3 000 多吨有毒有害污泥。污泥的处理处置方式目前主要有三种。

一是传统的深坑填埋。不但占用大量宝贵土地资源,而且容易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

二是堆肥农用。虽有二次利用价值,但由于污泥中的成分复杂,其中重金属和有害物质会浸 润于土壤并被作物吸纳,有害人体健康,近年来也很少采用了。

三是污泥焚烧。污泥焚烧处理是当前最有效的处置方法之一,污染物排放可控,焚烧处理速 度快,不需要长期储存。若能就地焚烧处理,还省去了长距离运输的成本和运输污染的风险, 也不受天气、季节等条件的限制。

他实现了高科技进口干化焚烧设备的国产化,众多污泥处理方面的发明 折服了德国专家,参与编写的《污泥处理工》填补了国家职业资格教材的空白, 获奖证书摆了满满一桌。

但他依旧谦逊朴实,没有一点架子。为了让上海的水更清,他依旧在生 产一线肩负重任,与污泥打交道。

他就是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技术总监、污泥干 化焚烧车间主任宣建岚。“出淤泥而不染,中通外直,香远益清”的映日荷花, 也许就是他的人生写照,这里有他朝思暮想的青山绿水梦。

艰难摸索,攻克进口设备运行难关

“垃圾围城”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存的城市病。污水、废水就是主要危害之一。 上海每天处理 700 多万吨污水,会产生 4000 多吨有毒有害污泥。

石洞口污水处理厂是国内首家应用干化焚烧技术的污水处理厂。

干化焚烧系统由德国安德里茨进口的干化设备和国产焚烧设备集成,于2004年 开始试运行。由于是国内首次尝试,业内没有一个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于是宣建 岚作为技术人员被招聘进了。从此,原来从事热力行业的宣建岚与污泥焚烧结下了 不解之缘。

作为国内首套引进的干化装置,宣建岚面对的是全外文的操作说明和显 示屏。为了搞清楚各种符号的含义,设备调试期间,宣建岚几乎寸步不离地 跟在外方专家后面观察琢磨。外方专家休息时,他就看自己贴在墙上以便随 时琢磨的操作说明和图纸。当时,设备正好出了一次故障,宣建岚目不转睛 地观察外方专家如何处理,也暗自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当发现两者大致 相同时,宣建岚顿时心里多了些底气。

调试结束之后,外方专家仅花两个小时开展简单的培训后就撤离了。污 泥处理是一种技术和安全要求高的工艺,如何让进口设备安全、稳定、连续 运行,作为干化焚烧车间主任,宣建岚深感责任重大。那段时间,他总是第 一个到生产现场,与技术员一起监控设备运行;下班后也经常待在办公室里, 针对运行中遇到的数据异常等问题进行分析排摸,拟定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进口设备与配套国产设备之间的磨合,宣建岚一方面利用休息 时间去图书馆翻阅文献资料,另一方面请教设计院的工程师,并不断与国产 设备厂商沟通。经过艰难摸索,难关一个个被攻破,2006 年,整个系统终于 实现安全、稳定运行。

步步创新,形成独有技术 10 项发明

设备能够运行,仅仅是起步。由于国内污泥的含砂量比设备设计参数要 高四五倍,干化过程中设备与配件磨损非常严重,维修更换成为家常便饭。

宣建岚很着急:“当时污泥处理厂要通过进出口公司采购备件,来回得 花 3 个月到半年时间。而因备件不到货,一旦出故障就只能停工干等。此外, 设备维修费用也非常昂贵。”

责任心,使命感,使他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专业技能,对洋设备进 行改良和创新,没日没夜地投入到洋设备的零配件国产化试制中。

由于污泥的含砂率高,在干化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对换热器密集盘曲的 管道产生磨损。2007 年年初,宣建岚和他的同事们第一次遭遇漏油事件。由 于导热油盘管位于污泥干燥机内部,其间管道布置密集,空间狭小,无法用 肉眼发现泄漏之处。向德方进行了咨询,根据德方提供的检修方法用了十几 天才找到漏点。此后,由于磨损严重,漏油也越来越频繁。如何更好更快地 找到漏点?一次给自行车补胎时,宣建岚得到了灵感,打入压缩空气,用听 和竹竿上绑飘带的方法,能直观、简单、准确地找到漏点。此后,他又通过 发散思维创新方法,利用膨胀螺钉的原理,自行设计了封堵漏油管的专用螺钉, 仅用一两天就能把泄漏的故障排除。事后,国外专家得知宣建岚只花了 2 天 时间就完成了整个处理过程,非常惊讶。

为了解决干化换热器更换的难题,宣建岚和同事们向德方公司提出了优化建议:更换导热 油管的材质和厚度,提高耐磨性;内置换热器由纵向两组布置改为左、中、右三组抽屉式布置, 根据换热器磨损情况实现左右置换和180°翻身安置。建议均被采纳,使维修变得简单,而且使用 寿命比之前提高了40%。

就这样,经过宣建岚和同事们的不断努力,冷凝换热器的喷嘴、风机主 轴及叶轮、给料分配器滚轮、污泥给料机等设备及部件都实现了国产化,其 运行稳定性和使用周期甚至超过了原进口产品。设备从刚开始每年运行 5 000 小时,到现在每年稳定运行时间 7 500 小时,综合效率提升了 50% 以上。每 年增加污泥处理量 1 万余吨,成为国内同行业运行效率较高的污泥无害化处 理装置之一。

宣建岚所带领的团队,终于为石洞口污水处理厂实现了国内第一套污泥 处置系统的成功应用,填补了国内在此领域的空白,通过技术改造逐渐形成了自己 独有的技术,并获得了7项实用新型专利、1 项发明专利,受理发明专利2项发表论文5篇。 2013年,宣建岚荣获“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称号。

从一名技术工人成长为工人发明家,有什么秘诀?宣建岚毫无保留地透露, 首先是注重知识的积累,多从生活中观察。他不仅从自行车补胎中找到了查找管 道漏点的灵感,还从日常生活中获取灵感,为解决多项技术难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 方法。他的第二个秘诀就是不要怕失败:“有想法之后,先把原理告诉团队, 大家共同研究可行性,再去找专家论证。”

2011 年荣获上海市重大工程立功技术“优秀建设者”称号

2012 年获得上海市职工合理化建议优秀成果

2013 年获得“第 9 届上海市十大工人发明家”荣誉称号

2013 年获得第 25 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铜奖

2013 年获得第 4 届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优秀奖

2014 年被评为上海市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

2014 年获得第 26 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金奖

2014 年获得全国总工会第 9 届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金奖

2014 年获得第 8 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发明创业奖·项目奖”金奖

2015 年荣获“2010—2014 年度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

2016 年被评为“2016 年度上海工匠”

2016 年荣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2017 年被评为“上海城市之光百名优秀人才风采人物”

2018 年获得第 6 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上海职工发明专利 银奖

2019 年获得首届上海职工优秀创新成果三等奖


成立情况

工作室工作内容和目标是:形成创新管理手段,实现节能减排降本增效, 培养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设备研究和进口设备自制改良国产化替代实践; 形成实践成果,推广应用,申请该领域实用新型发明国家专利;以培养知识型、 技能型和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形成技术团队;开展一系列优化方案和课题可 行性研究。

工作室包括车间式实训场地、计算机三维教学体系培训场地、技术优化 创新课题研究室和科技创新成果展览室,逐步形成专业的污泥干化焚烧工作 室。

工作室团队现有成员 16 名,由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组成。工 作室团队汇集实践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的老中青三代技术骨干。

创新与效益

1. 编写行业规程和教材,填补该领域空白

工作室通过积累经验、吸取教训,最终提炼形成操作汇编,主编中国工 程建设协会标准《城镇污水污泥流化床干化焚烧技术规程》,成为国内该行 业示范标准,填补了该领域行业标准的空白。同时工作室成员参与编写的国 家职业资格教材《污泥处理工》,涵盖了从初级工到高级技师的内容,填补 了我国该职业培训鉴定教材的空白。

2. 设备优化国产化改造,获得 10 项国家专利

经过几年艰辛努力和不断改良,50 多种设备、零配件实现国产化,性 能和使用周期甚至超过进口设备。系统运行时间从不足5000小时 / 年,稳 定运行提高到 7500小时/年,增加了运行时间和污泥处理量,提高了整套 系统运行稳定性,焚烧系统综合效率提升了 50%,每年增加污泥处理量1 万余吨。完成技术革新30多项。目前申请获得了1项发明专利和7项实用 新型国家专利,同时申请已受理2项发明国家专利,专 利 成 果 全 部 用 于实际生产中,不仅降低了设备的检修费用,减少了采购成本,也大幅度提高了 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3. 技术改造推广应用,发挥社会效益

几年来,工作室的技术人员先后派出 20 多人次参与国内同类项目的调 试运行和技术支持,分别参与北京清河污泥干化焚烧项目、杭州七格 100 吨 / 日污泥干化焚烧示范项目,以及白龙港污泥干化焚烧项目等。工作室成员的 敬业精神、专业能力,以及良好的服务意识得到了合作单位的赞誉。同时, 工作室承担国内该领域的技术人员专业培训任务,对整个污泥焚烧行业有着 推动和促进作用。

传承与推广

宣建岚重点抓好技术创新项目和培育优秀人才,明确工作室岗位职责、 目标及任务,编制成员成才档案,建立学习培训、技术攻关、奖励激励、内 部管理等制度,健全创新激励积分考核制度和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制度,重点 抓好师带徒培养、培训成效、技术创新项目、创新成果、技术论文、专利等 工作。

自工作室建立以来,宣建岚通过签订师带徒合同方式,明确各自的职责,制订培训计划和 目标,采取定期考评相结合。为提高带教实效,打破陈旧观念,采用交替带教方 法,博采众长,使徒弟们能汲取更多和更好的“营养”。根据生产中遇到的疑 难杂症进行诊断,让徒弟们亲自着手解决,以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鼓励参与技术改造和市场化项目的锻炼,让他们亲身体验失败和成 功的感受,培养他们面对失败不气馁和坚忍不拔的毅力,面对成功不骄不躁、 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对于优秀的苗子,工作室予以一定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使他们有一种获得感和成就感,以此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用走出去、请 进来、技术交流等方式,对他们进行综合能力培训,让他们开阔眼界,拓展思维, 树立创新意识。

同时,工作室成为国内行业闻名的培训基地,承担来自北京、广东、安 徽等省市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任务,宣建岚实践与理论融合的专业授课为上 海赢得了声誉。

石洞口污水处理厂位于上海市宝山区月浦镇石洞口,北邻长江,是苏州 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的子工程,主要处理西干线输送的污水,规划服务面积 150km2 , 2002年9月建成通水,处理规模40万m3/d ,出水执行《城镇污 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 2002)一级 B 标准。2017 年年底 完成污水提标改造,2018年1月1日起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 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 A 标准。

石洞口污水厂污泥干化焚烧系统是国内首次采用污泥干化焚烧工艺处理 城镇污水厂产生的污泥, 2004 年 11 月投产运行。石洞口厂污泥完善工程于 2016 年 8 月开工建设,石洞口厂污泥处理二期工程于 2018 年 4 月开工建设, 污泥处理改造完善及扩容新建完成后,服务范围为石洞口片区产生的污泥。

  • 地址: 上海市天山路1800号7号楼3楼
  • 邮编: 200051
  • 邮箱: jsxh1800@sina.com
  • 传真: (021)62289424
Copyright 2019 Shanghai Technician Association 沪ICP备2000019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