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技师协会

任建新,男,1971 年 8 月出生,中共党员,汉族,大专学历,铣工高级技师。 1987 年 10 月参加工作,现任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制造部维修技术科机 械技术员、设备维修组组长,并担任上海技师协会理事、汽车分会副会长。

发动机排放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分阶段地实施了国一、国二、国三、国四、 国五五个排放标准。每一阶段都比上一阶段的要求更加严格。

自 2017 年 7 月 1 日起,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国五排放标准。其中, 氮氧化物排放量比国四标准降低了 25%,并且新增了 PM(颗粒物)的排放限制, 更为严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环境保护政策的收紧,根据计划,我国将于 2020 年 7 月 1 日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即将实施的国六标准,相比欧六标准进一步 严格。因此,目前各大发动机制造企业都在国六排放技术上投入了大量的研 发力量和经费。

发动机制造

目前,国内发动机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两大类。汽油机主要在家用轿车市场为国人所熟知, 柴油机则多用在公交、载货、工程机械、发电、船用等大型重载设备上, 其优点是功率大、经济性能好。为提高柴油机的排放性能,目前多采用提高燃油喷射压力、多 气门、尾气处理、使用压缩天然气燃料等技术,为即将到来的国六排放阶段 做好相应的准备。

柴油机制造过程中,机体、缸盖等核心零部件多为企业自制加工,再加 上其他采购的零部件组装成一台整机,并经过热试检测。因此,目前在柴油 机制造企业中,一般有机加工和发动机装调两大主流工种,再配以设备维修 保全、质保检验等工种,以完成整个制造流程。机加工和发动机装调生产过 程一般执行标准化操作,设备维修保全则会对机加工和发动机装调的设备进 行计划性维修保养,对损坏的设备进行应急维修,对一些进口设备做部分的 国产化改进,对产品制造过程中一些不合理的工艺等实施改善验证。质保检 验则负责对产品及生产过程的质量进行把控。

勤奋好学,潜心专业技术工作

1987 年,任建新初中一毕业,就进入上海协作机械厂工作。同年,由于 上海协作机械厂合并入当时的上海柴油机厂,任建新就来到一线生产车间当 了一名铣工。

任建新的父亲曾经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一贯严谨的作风和勇于实践的 精神对他的影响颇深。从参加工作后,任建新始终勤奋好学,潜心于专业技 术工作。

20 世纪 90 年代初,车间生产一个新产品。那个新产品形状比较特殊, 酷似一对燕子尾巴加上一个长方体,且两者之间有一个夹角,需要在铣床上 加工长方体的上平面。由于这个产品是毛坯件加斜面,不但 工件难以装夹、尺寸难以控制,而且加工面上还会有明显的震 纹。这给该产品的生产调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初出茅庐的任建新主动请缨,自行制作了一个简易夹具,便圆满地解决了问题。负责该项 目的技术员对他的工艺改进大加赞赏,专门让任建新为这一加工工艺填写合 理化建议,申请专项奖励。申请专项奖励,既要用文字进行精确描述,还要 给夹具绘制精准的图纸。这让任建新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此时的他 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他仍然深刻感受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正 是因为这件事对任建新的触动,他开始勤奋刻苦地学习,一路从电视中专读 到了夜大学,最终如愿拿到大专文凭。

把每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做到“不简单”

2000 年,任建新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了加强技能人才 培养,建设高质量技能人才队伍,他所在的柴油机厂配件分厂有意开展高师 带徒活动。当时,厂里让全国劳模、机械工业技能大师、上海市“十大工人 发明家”陈祖权同志在全厂范围内挑选一名徒弟,随后进行“传帮带”。因 为之前有过工作上的接触,陈祖权原本就对任建新颇有好感,既对他的能力 比较认可,也看中他的人品。因此,任建新从全厂年轻人中脱颖而出,有幸 成为陈祖权的“关门弟子”。

厂里为陈祖权、任建新师徒专门举行了一个隆重的拜师仪式后,任建新 正式开始跟着师傅用心学习。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的技术、新的工艺,专心 致志地研制每件刀具、每套夹具,孜孜不倦地深耕于刀具和工艺装备夹具的 设计制造与技术改进工 作。 从操作设备到计算机制图,从加工 制造到自行设计改进刀具、工艺装备夹具,任建新努力把每一件 看似“ 简单” 的事情做到“ 不简单”, 也就此走上了一条专注 于技术创新的攻坚克难之路。

解决加工精度难题,创造性地填补行业空白

多年的工作实践,使任建新不仅熟练掌握了各种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技能,而且能针对加工产 品的特点制定专门的工艺装备夹具与刀具设计方案、制造工艺、检测手段以及 陪产验证方案并有效实施,尤其是在一些进口刀具的国产化、工艺装备结 构优化、刀具加工质量改进等方面获得良好成效。

在齿形组合拉刀的研制中,任建新带领团队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种可更换 的拉刀结构。这种结构填补了行业空白,有效解决了公差仅为 ±7 微米的齿形及内侧 平面一体化的加工问题。

由于零件齿形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齿形中心距为 2 毫米,尺寸公差仅 为 ±7 微米,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的 1/5。相比之下,刀具的公差更小,常规的 取值范围是产品公差的 1/5 ~ 1/3,刀具的设计制造难度由此可见一斑。巨大 的困难面前,任建新没有退缩。他和团队一起,自行设计、制造了齿形组合拉刀。 与传统整体式拉刀相比,任建新和团队制造出来的新型拉刀,革命性地采用 可更换刀片式的结构,不仅解决了微小齿形加工精度的难题,而且大大降低 了拉刀制造成本,工作效率也成倍提高。

这个项目的成功实施,还把厂里原来生产线上一台闲置的大型拉床给盘 活了。任建新和团队创新制造的齿形组合拉刀,不仅拿下了国家专利,还荣 获第 23 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职工技术创新成果金奖。

自行设计制造,有效推动进口部件国产化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开始大量引进国外先 进设备。然而受专利限制和技术封锁的影响,一些进口设备的关键部件往往 受制于国外进口。

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有一台德国进口可换主轴箱专业设备,它的主 要传动机构是电磁齿形离合器。2015 年,这台设备突然发生故障。该离合器 的齿数多达 168 齿,大端齿形的中心距仅为 3.11 毫米。因此,以往更换零部 件都是依赖进口。

必须实现产品国产化!任建新这样想。凭借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对各种设 备性能的理解,他着手制定了加工方案和工艺策略。首先,在既没有专用插 齿设备又无法购置到内花键刀具的情况下,任建新打破了常规的工艺手段, 使用通用插床设备,并配以自行设计制作的内花键插齿刀具来加工内花键齿 轮。只解决设备和刀具的问题还不行,内花键加工精度成了下一个难关。因 为插床的加工精度达不到内花键的精度要求,紧接着,任建新又自行设计制 造了定位精度较高的工艺装备,从而确保了离合器内花键齿轮的精度。最后, 在端面离合器齿形加工中,他再度自行设计、制造了齿形铣刀和铣齿夹具。 同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将离合器的齿形角从原来的 55°改为 40°。这一 改变增加了齿轮啮合的深度,优化了离合器的啮合性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更为此类进口部件的国产化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2010 年获“第 6 届(2007—2009 年)上海市技术能手”称号

2011 年获“上汽集团优秀党员”称号

2011 年获上海市首批首席技师培养选拔千人计划工作资助

2011 年获“第 23 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职工技术创新成果金奖”

2012 年获“上汽集团优秀党员”称号

2013 年获“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优秀考评员”称号

2014 年获“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优秀考评员”称号

2014 年成立“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

2015 年获“第 3 届机械工业高技能人才优秀论文(技能类)二等奖”

2016 年获“上汽工匠”称号

2016 年获首届“上海工匠”称号

2016 年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2016 年获“第 9 届上海市杰出技术能手”称号

2017 年成立“上汽集团刀具和工装创新工作室”

2017 年获“第 4 届机械工业高技能人才优秀论文(技能类)二等奖”

2017 年获“第 29 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职工技术创新成果金奖”

2017 年获“上海市合理化建议项目创新奖”

2017 年成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成立情况

2011 年初,“任建新首席技师工作室”在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零部 件分公司挂牌成立;2014 年,工作室被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命名为 “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 2017 年,工作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部命名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创新与效益

多年来,任建新始终把“服务企业一线”当成自己的使命担当。解决难题是家 常便饭,技术创新是制胜法宝,尤其是在一些进口刀具国产化、工艺装备结构优化、 产品质量改进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任建新带领工作室团队围绕刀具和工艺装备的降低成本、持续改进,积极开展 技术创新活动。其中,由工作室总结出的“进口高精度刀具自主修复技术”为此类 进口高精度刀具的精度修复开启了先河。由于该类高精度精镗刀具不但结构复杂, 而且内部运动机构精度很高,因此刀具的精度维护成了一大难题。工作室创新工 艺技术手段,并克服了设备自身精度不足等方面的困难,将刀具主要零件的精度 以及配合公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实现此类进口高精度精镗刀具的循环使用,改 变了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

传承与推广

2008 年起,任建新持续参与上汽集团高技能人才鉴定题库的开发工作; 近年来,任建新辅导技师论文 60 余篇,并参与技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授课;连 续两年承接“校企合作”学校教师实习带教工作以及一位赴德留学生的实践 带教工作。任建新带领工作室累计总结出了 4 项先进操作方法,取得了 11 项 国家专利。

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上海柴油机厂,始建于 1947 年,1993 年改制为在境内外发行 A、B 股的国有控股公司,现隶属于上汽集团,是一 家从事发动机、零部件以及发电机组研发、制造的国家大型高新技术企业, 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国际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和乘用车标 准的质量管理体系。

公司产品遍布世界各地,目前拥有 R、H、D、C、E、G、W 等七大系列 柴油、天然气发动机,功率覆盖 50 ~ 1000 kW,主要应用于工程机械、卡车、 客车、发电设备、船舶、农业机械等领域。

地址 上海市天山路1800号7号楼3楼
邮编 200051
邮箱 jsxh1800@sina.com
传真 (021)62289424
Copyright 2019 Shanghai Technician Association 沪ICP备20000194号-2

任建新,男,1971 年 8 月出生,中共党员,汉族,大专学历,铣工高级技师。 1987 年 10 月参加工作,现任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制造部维修技术科机 械技术员、设备维修组组长,并担任上海技师协会理事、汽车分会副会长。

发动机排放

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逐步分阶段地实施了国一、国二、国三、国四、 国五五个排放标准。每一阶段都比上一阶段的要求更加严格。

自 2017 年 7 月 1 日起,我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国五排放标准。其中, 氮氧化物排放量比国四标准降低了 25%,并且新增了 PM(颗粒物)的排放限制, 更为严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环境保护政策的收紧,根据计划,我国将于 2020 年 7 月 1 日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即将实施的国六标准,相比欧六标准进一步 严格。因此,目前各大发动机制造企业都在国六排放技术上投入了大量的研 发力量和经费。

发动机制造

目前,国内发动机主要有汽油机和柴油机两大类。汽油机主要在家用轿车市场为国人所熟知, 柴油机则多用在公交、载货、工程机械、发电、船用等大型重载设备上, 其优点是功率大、经济性能好。为提高柴油机的排放性能,目前多采用提高燃油喷射压力、多 气门、尾气处理、使用压缩天然气燃料等技术,为即将到来的国六排放阶段 做好相应的准备。

柴油机制造过程中,机体、缸盖等核心零部件多为企业自制加工,再加 上其他采购的零部件组装成一台整机,并经过热试检测。因此,目前在柴油 机制造企业中,一般有机加工和发动机装调两大主流工种,再配以设备维修 保全、质保检验等工种,以完成整个制造流程。机加工和发动机装调生产过 程一般执行标准化操作,设备维修保全则会对机加工和发动机装调的设备进 行计划性维修保养,对损坏的设备进行应急维修,对一些进口设备做部分的 国产化改进,对产品制造过程中一些不合理的工艺等实施改善验证。质保检 验则负责对产品及生产过程的质量进行把控。

勤奋好学,潜心专业技术工作

1987 年,任建新初中一毕业,就进入上海协作机械厂工作。同年,由于 上海协作机械厂合并入当时的上海柴油机厂,任建新就来到一线生产车间当 了一名铣工。

任建新的父亲曾经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一贯严谨的作风和勇于实践的 精神对他的影响颇深。从参加工作后,任建新始终勤奋好学,潜心于专业技 术工作。

20 世纪 90 年代初,车间生产一个新产品。那个新产品形状比较特殊, 酷似一对燕子尾巴加上一个长方体,且两者之间有一个夹角,需要在铣床上 加工长方体的上平面。由于这个产品是毛坯件加斜面,不但 工件难以装夹、尺寸难以控制,而且加工面上还会有明显的震 纹。这给该产品的生产调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初出茅庐的任建新主动请缨,自行制作了一个简易夹具,便圆满地解决了问题。负责该项 目的技术员对他的工艺改进大加赞赏,专门让任建新为这一加工工艺填写合 理化建议,申请专项奖励。申请专项奖励,既要用文字进行精确描述,还要 给夹具绘制精准的图纸。这让任建新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此时的他 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他仍然深刻感受到专业知识的重要性。正 是因为这件事对任建新的触动,他开始勤奋刻苦地学习,一路从电视中专读 到了夜大学,最终如愿拿到大专文凭。

把每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做到“不简单”

2000 年,任建新迎来了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了加强技能人才 培养,建设高质量技能人才队伍,他所在的柴油机厂配件分厂有意开展高师 带徒活动。当时,厂里让全国劳模、机械工业技能大师、上海市“十大工人 发明家”陈祖权同志在全厂范围内挑选一名徒弟,随后进行“传帮带”。因 为之前有过工作上的接触,陈祖权原本就对任建新颇有好感,既对他的能力 比较认可,也看中他的人品。因此,任建新从全厂年轻人中脱颖而出,有幸 成为陈祖权的“关门弟子”。

厂里为陈祖权、任建新师徒专门举行了一个隆重的拜师仪式后,任建新 正式开始跟着师傅用心学习。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的技术、新的工艺,专心 致志地研制每件刀具、每套夹具,孜孜不倦地深耕于刀具和工艺装备夹具的 设计制造与技术改进工 作。 从 操 作 设 备 到计 算 机 制 图, 从 加 工 制造到自行设计改进刀具、工艺装备夹具,任建新努力把每一件 看 似“ 简 单” 的 事 情做 到“ 不 简 单”, 也就此走上了一条专注 于技术创新的攻坚克难之路。

解决加工精度难题,创造性地填补行业空白

多年的工作实践,使任建新不仅熟练掌握了各种机械加工设备的操作技能,而且能针对加工产 品的特点制定专门的工艺装备夹具与刀具设计方案、制造工艺、检测手段以及 陪产验证方案并有效实施,尤其是在一些进口刀具的国产化、工艺装备结 构优化、刀具加工质量改进等方面获得良好成效。

在齿形组合拉刀的研制中,任建新带领团队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种可更换 的拉刀结构。这种结构填补了行业空白,有效解决了公差仅为 ±7 微米的齿形及内侧 平面一体化的加工问题。

由于零件齿形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齿形中心距为 2 毫米,尺寸公差仅 为 ±7 微米,相当于人的头发丝的 1/5。相比之下,刀具的公差更小,常规的 取值范围是产品公差的 1/5 ~ 1/3,刀具的设计制造难度由此可见一斑。巨大 的困难面前,任建新没有退缩。他和团队一起,自行设计、制造了齿形组合拉刀。 与传统整体式拉刀相比,任建新和团队制造出来的新型拉刀,革命性地采用 可更换刀片式的结构,不仅解决了微小齿形加工精度的难题,而且大大降低 了拉刀制造成本,工作效率也成倍提高。

这个项目的成功实施,还把厂里原来生产线上一台闲置的大型拉床给盘 活了。任建新和团队创新制造的齿形组合拉刀,不仅拿下了国家专利,还荣 获第 23 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职工技术创新成果金奖。

自行设计制造,有效推动进口部件国产化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国内汽车制造企业开始大量引进国外先 进设备。然而受专利限制和技术封锁的影响,一些进口设备的关键部件往往 受制于国外进口。

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有一台德国进口可换主轴箱专业设备,它的主 要传动机构是电磁齿形离合器。2015 年,这台设备突然发生故障。该离合器 的齿数多达 168 齿,大端齿形的中心距仅为 3.11 毫米。因此,以往更换零部 件都是依赖进口。

必须实现产品国产化!任建新这样想。凭借多年的经验积累和对各种设 备性能的理解,他着手制定了加工方案和工艺策略。首先,在既没有专用插 齿设备又无法购置到内花键刀具的情况下,任建新打破了常规的工艺手段, 使用通用插床设备,并配以自行设计制作的内花键插齿刀具来加工内花键齿 轮。只解决设备和刀具的问题还不行,内花键加工精度成了下一个难关。因 为插床的加工精度达不到内花键的精度要求,紧接着,任建新又自行设计制 造了定位精度较高的工艺装备,从而确保了离合器内花键齿轮的精度。最后, 在端面离合器齿形加工中,他再度自行设计、制造了齿形铣刀和铣齿夹具。 同时,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将离合器的齿形角从原来的 55°改为 40°。这一 改变增加了齿轮啮合的深度,优化了离合器的啮合性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更为此类进口部件的国产化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2010 年获“第 6 届(2007—2009 年)上海市技术能手”称号

2011 年获“上汽集团优秀党员”称号

2011 年获上海市首批首席技师培养选拔千人计划工作资助

2011 年获“第 23 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职工技术创新成果金奖”

2012 年获“上汽集团优秀党员”称号

2013 年获“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优秀考评员”称号

2014 年获“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优秀考评员”称号

2014 年成立“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

2015 年获“第 3 届机械工业高技能人才优秀论文(技能类)二等奖”

2016 年获“上汽工匠”称号

2016 年获首届“上海工匠”称号

2016 年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

2016 年获“第 9 届上海市杰出技术能手”称号

2017 年成立“上汽集团刀具和工装创新工作室”

2017 年获“第 4 届机械工业高技能人才优秀论文(技能类)二等奖”

2017 年获“第 29 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职工技术创新成果金奖”

2017 年获“上海市合理化建议项目创新奖”

2017 年成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成立情况

2011 年初,“任建新首席技师工作室”在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零部 件分公司挂牌成立;2014 年,工作室被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命名为 “上海市技能大师工作室”; 2017 年,工作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 社会保障部命名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创新与效益

多年来,任建新始终把“服务企业一线”当成自己的使命担当。解决难题是家 常便饭,技术创新是制胜法宝,尤其是在一些进口刀具国产化、工艺装备结构优化、 产品质量改进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任建新带领工作室团队围绕刀具和工艺装备的降低成本、持续改进,积极开展 技术创新活动。其中,由工作室总结出的“进口高精度刀具自主修复技术”为此类 进口高精度刀具的精度修复开启了先河。由于该类高精度精镗刀具不但结构复杂, 而且内部运动机构精度很高,因此刀具的精度维护成了一大难题。工作室创新工 艺技术手段,并克服了设备自身精度不足等方面的困难,将刀具主要零件的精度 以及配合公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实现此类进口高精度精镗刀具的循环使用,改 变了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

传承与推广

2008 年起,任建新持续参与上汽集团高技能人才鉴定题库的开发工作; 近年来,任建新辅导技师论文 60 余篇,并参与技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授课;连 续两年承接“校企合作”学校教师实习带教工作以及一位赴德留学生的实践 带教工作。任建新带领工作室累计总结出了 4 项先进操作方法,取得了 11 项 国家专利。

上海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上海柴油机厂,始建于 1947 年,1993 年改制为在境内外发行 A、B 股的国有控股公司,现隶属于上汽集团,是一 家从事发动机、零部件以及发电机组研发、制造的国家大型高新技术企业, 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国际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和乘用车标 准的质量管理体系。

公司产品遍布世界各地,目前拥有 R、H、D、C、E、G、W 等七大系列 柴油、天然气发动机,功率覆盖 50 ~ 1000 kW,主要应用于工程机械、卡车、 客车、发电设备、船舶、农业机械等领域。

  • 地址: 上海市天山路1800号7号楼3楼
  • 邮编: 200051
  • 邮箱: jsxh1800@sina.com
  • 传真: (021)62289424
Copyright 2019 Shanghai Technician Association 沪ICP备20000194号-2